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第21个高血压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特别提醒,我国公众对于高血压这种疾病存在一定认识误区,消除这些错误认知是对高血压有效预防和正确治疗的前提和保障。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疾病,更是很多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我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高血压患者;每4个死亡的人中,就有1人死于高血压引起的相关疾病。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最近一次监测报告显示,北京市18~7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4.9%,高血压患者知晓率39.6%,治疗率33.6%,控制率仅有12.8%,存在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普遍偏低的现状。这,仅是全国高血压防控的一个现状缩影,高血压已成为现代人的健康杀手。
但是,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防控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这个病,知晓自己的血压,只有定期监测血压,才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的苗头,尽早预防,及早治疗。
关于高血压,首先要改变这些错误认知
误区1:高血压=高血压病。很多人觉得自己高血压了,就是得了高血压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的标准定为:正常成年人140/90mmHg或以下,高血压160/95mmHg或以上,临界性高血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果连续3天早晨起床前测得血压超过160/95mmHg,就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但并不能与“高血压病”等同。“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误区2:高血压一定需要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措施是治疗高血压、高血压病、临界性高血压的首选基础疗法。目前研究表明,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有:1. 控制体重;2. 限盐摄入;3. 戒烟;4. 避免情绪波动;5. 合理运动。
误区3:凡能降低血压的药=理想药。降压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也不能作为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在降压的同时,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能够保护“靶器官”,而无明显不良反应。这类药物是适合长期服用的。
误区4:降压越快、越低=越好、越安全。一般来讲,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紧急降压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即使是血压水平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平稳而逐步降压。血压下降过快、过低,会极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另外,有的高血压病人,常将每天最后一次吃降压药的时间放在临睡前或仅在临睡前服一次降压药,这种做法不科学也很危险。
70%~80%的高血压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更年期后女性更易患高血压
首先必须先了解一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测量方式可以去医院诊室测量,也可以佩戴仪器24小时监测,家庭自测应该是主要方式。
家庭自测血压时如果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就应引起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高血压呢?
1.70%~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包括:摄盐过多、吃高热量食物、活动缺乏所致的超重或肥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精神压力大等。所以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容易患上高血压。
2.高血压有遗传性,但遗传对高血压的影响明显低于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
3.男性≥55岁及更年期后的女性,更易患高血压。
有以上危险因素之一者,建议每6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建议血压正常的成人每两年至少测一次血压,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等症状,提示可能血压高。可以在出现症状的时候测量血压,并在之后的3天内对血压进行复测。如果达到高血压的标准,要及时就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