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回复: 0

[其他] 医疗AI研发有哪些路径可循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百宝彬彬 发表于 19-8-19 1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放眼全球,人工智能(AI)方兴未艾,医疗健康成为AI开发炙手可热的重要领域。自2018年起,我国皮肤病学领域陆续发布了多款AI产品,在医疗AI研发的竞技场上大放异彩。

医疗AI研发,我们有哪些既有经验和路径可循?近日,记者专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崔勇教授,他是中国人群多维度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CSID)项目发起人兼专家组组长,同时参与了皮肤AI应用的研发,从皮肤病学专业这个小切口进入,以其为样本,探讨医疗AI研发的个中奥妙。

应用场景聚焦提高基层诊断能力

为什么要研发一款AI产品?研发成功后能否落地推广?崔勇认为,AI很火,但在一片火热中更要对这些问题保持理性思考。

“我们来看看它可能是什么。”崔勇拿出智能手机,打开他参与研发的AI皮肤应用,用连接在手机上的便携式皮肤镜,对着记者手部的一颗深色丘疹拍了一张照片,图像上传至云端后,这款AI产品很快给出辅助诊断结果:良性,可信度98%;前3位最可能疾病包括,色素痣(可信度43%)、血管瘤(可信度43%)、皮肤纤维瘤(可信度14%)。点开每一项可能疾病,都有详细的疾病特征及诊断介绍。

2018年,我国皮肤疾病门诊量约2.4亿人次,但皮肤病专科医生仅有2.8万人,与巨大就诊需求相比,皮肤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同年,崔勇联手互联网公司完成的一项针对1000名各级医院皮肤科医生的在线调查显示,三甲医院医生对皮肤肿瘤良恶性诊断的正确率平均约为70%,而基层医院仅约为30%。崔勇说,常见病易误诊,皮肤肿瘤易漏诊,罕见病不认识,这就是我国基层皮肤病诊断面对的严峻现实。

“我国皮肤肿瘤的发病率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其中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仅48%,而美国、日本分别达到93%和67%。除治疗药物疗效存在种族和遗传背景差异外,我国对于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不足是主要原因。同时,我国有银屑病患者700万人,白癜风患者1400万人,对这些疾病的病程评估手段不足,缺乏科学的防控指导,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崔勇说,CSID专家组研发皮肤AI的初心,就是从高死亡率的疾病、高发病率的慢病入手,切实赋能基层医生,提高他们对于这些皮肤病的诊疗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4-6-30 15: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