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药业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3|回复: 5

[认识误区] 抗生素三大误区、四大危害!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阿香婆 发表于 17-7-31 10: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

x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何雪华

在广东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五六成输液其实是患方要求而做的;基层医生最担心的是与患者起争纷。但其实,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抗生素使用存在着三大误区、四大滥用危害。

▍每年约20万人死于不良反应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处调研员史明丽指出,医患双方都要改变不当用药习惯。

她指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一年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而当年的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7.8%。到了201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个门诊患者里,就有3个进行了输液,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不良反应。

▍基层输液,过半是患者要求

“广州大小医院对于输液的控制好一点,到了省内一些地市、欠发达地区,不管是二级医院还是个体、公办医疗机构,都有‘输液大厅’,排排椅、排排杆,很壮观!”她强调,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观。

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对于要按适用指征严控输液,自然是知道的,但摸查发现,高达五六成是应患方包括患者、患者家人的主动要求,不得不开出静脉注射处方单。

今年4月28日,国家发布2016年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下称《报告》)。201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43万份,较2015年增长了2.3%。

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其他注射给药(如: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等)占3.4%、口服给药占33.7%、其他给药途径(如:外用、贴剂等)占3.2%。与2015年相比,总体给药途径分布无明显变化。

▍合理使用抗生素三原则

1.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能用一种就不用两种。

2.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

3.不要“一咳嗽就用抗生素,一感冒就吃抗生素,一拉肚子就吃氟哌酸,一有炎症就输液”。

▍抗生素使用三大误区

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如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

2.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有周期性,用药时间不足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影响病情。

3.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

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优劣,三代未必比一代好,应因病因人个体化用药。

▍滥用抗生素四大危害

1.毒副作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2.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泰都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3.二重感染: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细菌后,不敏感细菌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

4.DNA污染: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急剧增强,情况恶化会无药可用。(本文有删减,原题为《基层医院输液 过半是患者要求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指出抗生素使用存三大误区四大滥用危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铃 发表于 17-7-31 17: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如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春花秋夜 发表于 17-8-1 13: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使用抗生素三原则

1.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能用一种就不用两种。

2.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

3.不要“一咳嗽就用抗生素,一感冒就吃抗生素,一拉肚子就吃氟哌酸,一有炎症就输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蝶舞 发表于 17-8-3 16: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尽量少用抗生素,能吃药的就不要挂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花儿开放草儿青 发表于 17-8-11 08: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一生最爱给人开单子输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钢丝上的舞者 发表于 17-8-18 10: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输液不好,无奈,但是孩子身体抗不过去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搜索
企业简介|企业新闻|发展历程|联系我们|养蜂基地|员工之家|手机版|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 苏ICP备09051748号
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论坛客服及时删除。本论坛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免责声明: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技术支持:赵峰创意设计中心 老山论坛基于Discuz X3.4+阿里云ECS+云盾构架
GMT+8, 25-8-6 16: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